香港保險業只有壽險?
發布時間: 2021/04/26 18:59
最後更新: 2022/03/14 16:19
香港保險業只有壽險?
解構保險業「另類」商機
香港保險業的收入來源一直以壽險為主,根據保險業監管局(下稱保監局)公布的2020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年內毛保費總額為6,084億港元,當中長期業務(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與一般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比例高達9比1。雖然在內地訪港旅客的龐大需求支持下,本港的壽險市場仍然存在發展空間,惟政府近年亦積極鼓勵業界拓展專屬自保保險、再保險,以及海事保險等保險業務,到底這些「另類商機」如何為業界以至香港創造更大的價值?
金融發展局於2017年發表的《轉危為機:香港作為保險中心及在再保險、海事保險和專屬自保保險的發展》報告中指出,香港作為亞洲主要保險中心,在多個範疇正落後於其他亞洲地區,並以專屬自保保險、再保險及海事保險的情況最為明顯;而相關範疇正是香港發展為金融中心和「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的關鍵元素。
發展自保市場 建環球風險管理中心
何以「一帶一路」能為本港金融業,包括保險業帶來龐大的發展機遇?保監局主席鄭慕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規模龐大,涉及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經濟體,引伸出各種不穩定性。「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改委)與特區政府於2017年12月4日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當中特別提到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專屬自保保險公司(自保公司),完善其風險管理體系。」
由於內地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大型基建和投資項目時,存在風險保障的需要,而在境外設立自保公司,集中處理集團的海外風險,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乃方法之一。基於香港擁有國際化的規管架構,在承保、理賠、訂價等方面均與國際水平接軌。因此,時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形容,香港是內地企業「走出去」時,考慮設立自保公司的首選地點。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對此亦表示認同,她指香港獨特的金融中心背景,乃內地企業尤其是國企,設立自保公司的理想地點。
促進資金流入 帶動就業市場向好
目前,本港獲授權的專屬自保保險公司共有4間,為所屬集團旗下企業擔當風險管理服務的角色。而透過在港引入自保公司,除可擴大香港的保險活動範圍,推動市場競爭及提高香港作為地區性保險中心的地位外,預期亦有助資金流入香港,並為本地就業市場創造更多職位。
「我們歡迎內地企業透過設立自保公司,利用香港的專業人才為集團進行全方位風險評估及防控。」鄭慕智透露,為吸引內地企業來港設立自保公司,除了設有最低股本、償付準備金、本地資產、資產負債方面的規管寬免和利得稅率減半外,立法會亦於2020年7月通過法例,擴大在香港成立的自保公司可承保的風險範圍。
鄭慕智續指,保監局於2020年又成立了「特殊風險合作平台」,「透過滙聚內地企業、自保公司、保險機構、專業顧問、經紀公司及銀行等持份者進行項目配對。凡此種種,均為打造香港成為環球風險管理中心。」
全球再保險市場4年料增1千億
作為「保險的保險」,再保險在企業風險管理中同樣發揮重大作用。市場調查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預計,全球再保險市場將從2020年的4,023.5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4,350.9億美元,而到了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559.9億美元,足見其需求龐大。
根據保監局2020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2020年本港分入再保險業務的毛保費和淨保費分別為159億及96億港元;若與全球再保險業排名第7的內地中再集團相比,雙方的淨保費比例約為1比8,足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潛力。
而配合「一帶一路」的發展,由於承保相關基建項目的內地保險公司需要足夠的再保險保障,以便更有效地管理風險,而香港有為數不少的跨國再保險公司,具備相關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故能為內地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服務。
優惠措施助推再保險業務
為吸引更多內地保險公司與本港再保險公司合作,保監局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早於2018年已達成共識,在「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下,讓內地保險公司當分出業務予符合要求的香港專業再保險公司時,可獲調低其資本額,藉此協助內地保險公司在發生龐大的災害損失時應對償付能力的波動。鄭慕智說:「所有分入再保險業務均享有利得稅減半,此舉能令內地同業可更有效地通過香港作出全球風險部署,促進兩地市場共同發展。」
通過政府及業界的推動,劉佩玲相信此舉有助吸引更多市場參與者,並維持香港的競爭力,令相關業務有更大的發展。不過,在疫情衝擊下,巨災和投資風險上升,令再保險業亦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她認為再保險公司與直保公司必須保持緊密的合作,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
「透過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固有優勢,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倡議,可推動香港成為區域保險樞紐和環球風險管理中心;此外,市場參與者應以社會發展中的風險保障需求為導向,加強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令有關的再保方案更能滿足市場需要。」劉佩玲說。
國際海運中心 擁海上保險特殊地位
在自保公司和再保險以外,香港歷史悠久的海運發展亦令海事保險持續擴展。作為國際海運中心之一和全球第4大船舶註冊地,目前本港有逾800間與海運相關的企業,近90間本地及海外保險公司在港提供海事保險產品,為大灣區內大量的海運貨物,以及每年數以十萬計進出大灣區的貨船提供全面的航運保障。
2016年10月,作為代表全球海事保險業界重要的專業組織,國際海上保險聯盟(IUMI)在香港成立亞洲區中心,劉佩玲直言那是該聯盟在德國總部以外的首個地區性分支,「可見香港在海上保險方面的特殊地位,也有助我們在區內推動海上保險的發展。」
配合本港航運業的發展,保監局亦積極吸引海事保險公司進駐香港,鄭慕智表示,該局除豁免部分規管要求外,還舉辦如船東責任保險賠償論壇等推廣活動。
隨着營商環境日益複雜,內地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時,往往承受物質損害風險(如巨災、政治暴力、恐怖主義)和非物質損害風險(如延誤、拒付、環境污染責任),「為了加強競爭力,現時海事保單已獲豁免保費徵費;海事及專項保險業務利得稅減半亦預計將於2021年3月生效。」
冀擴展自貿協定增機遇
雖然本港的海事保險業務發展已有一定時間,但劉佩玲認為,其規模仍有增長空間。「就區內而言,新加坡的海上保險業務已發展得十分蓬勃;而上海則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及中央政府積極協調下,如稅務優惠等,急起直追,逐漸為成為國內的再保和海運中心;放眼歐洲大陸,挪威及英國倫敦均為國際知名的海上保險中心,規模龐大。」
劉佩玲認為,政府及各持份者須更緊密合作,透過為海運服務業制定更全面的策略和措施,並完善現行配套,從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以吸引更多船舶來港,繼而擴大本港海運業務以至海上保險的規模。
再者,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發展,兩地來往愈見頻繁,劉佩玲認為,除了抓緊大灣區機遇,香港亦可適當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為本港海運業創造更好的條件。「現時,國內與本港的自由貿易協定分別由兩地相關部門各自負責。雖然國內與一方簽訂自貿協定後,亦有機會增加香港與該方達成自貿協定的可能,但商討需時,或會白白流失機會。因此,長遠而言,政府可爭取擴展國內自貿協定的適用範圍至香港,透過擴展香港的自貿協定網絡,吸引更多遠洋船舶來港。」